□何龍
  胡潤研究院近日發佈的《2014海外教育特別報告》稱,80%的中國富豪計劃將子女送到國外接受教育,這一比例為世界最高。在日本,同級別的富豪中,只有不到1%的人會把孩子送出國讀書;法國富豪中這一比例不到5%;德國也不超過10%。
  據相關調查顯示,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、加拿大、瑞士、新西蘭、新加坡、法國、日本、德國、法國等國都是中國留學生的熱門選擇。這些國家大多被稱為西方國家,或者被稱為發達國家。
  但中國現在的經濟實力已躍居世界第二,而且《經濟學人》雜誌認為,中國將在2018年超過美國;中國社科院預測,2020年中國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居世界第一。
  經濟迅速發展,中國理應成為外國學生的熱門留學國家,本國學生捨近求遠地到外國留學的人數也應越來越少,但由於中國教育的掉隊,使進出中國的留學生出現“貿易順差”。
  據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,2013年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為41.39萬人,比2012年增長了3.58%。截止2013年,中國出國留學總人數達到了305.86萬人。中國留學生學費、生活費總數約達到1500-2000億元人民幣。
  近年來,中國學子到外國留學的數量呈持續高速增長。雖然去年留學增長減速,但本科及以下到外國讀書的人數增長仍然迅猛,低齡化趨勢明顯。胡潤報告顯示,千萬富豪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為18歲,億萬富豪送孩子出國留學的平均年齡為16歲。
 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觀念,父母可能都希望子女生活在自己的身邊,可是現在中國富豪卻紛紛把子女送到遠離家國的地方讀書,因為他們知道,我們的教育藏有諸多弊端。
  中國教育落伍,首先羈絆於教育的行政化體制。這一體制的最大弊端是,教師如果沒有相應的行政職務,那麼他們教學能力再強,在帶學生、評職稱、交流學術、申請科研項目和發表學術論文等等方面,都將受到掣肘。
  這種官本位、教次位的體制逼得老師們要花時間去交際應酬,以博得有職務安排任命權的人的“恩賜”。倘若為了一官半職而唯唯諾諾,這樣的教師難免沒有獨立的思考和思想。
  中國的學校經歷了世界上最為漫長的封建教育。這種教育在一度層面上呈現出方法僵化、手段滯後、教材刻板、語言老套、設施落後等現象,學校猶如封閉的“幼兒園”,教師的工作就是把學生當做“幼兒”來喂養,而且還有不鼓勵學生做開放式思考的現象存在。甚至在有限的思辨空間里,還有諸多的設限。
  從小學開始,我們似乎就已開始面對唯一的答案和唯一的選擇。學生所要做的,就是把那些“唯一”的答案和選擇熟記於心,然後填寫在考卷上,得到相應的分數一步一步地升學。學生的教材和參考書是規定的,思路是給定的。如果要讀完規定的書,完成給定的作業,學生可能就沒有多少時間去讀別的書了。而且由於本身的閱讀、知識和思想局限,許多教師也無法為學生推薦更多更好的書籍。
  我們教育的評價體系也是自上而下的,真正起作用的評價,不是來自教育的主體——學生,而是相關領導。因而那些知識陳舊、上課死板和不負責任的教師就很少被淘汰。在我們的學校里,只有“差生”卻沒有“差師”。而一個差師,將毀掉多少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!
  中國的父母爭相把子女送到外國讀書,實際上是把人才送到外國的同時,還把大量的學習資金源源不斷地送到國外。但當我們長期面對這種錢才兩失的教育窘境時,為什麼卻很少見到教育部門做出徹底的反思和改進?
  何龍  (原標題:只見學子出國,不見教育反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uidd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